观察网 国际 正文

“大王”“小王”齐上阵

2024-10-15 10:38   来源: 互联网

“我十二岁的时候遇上日本侵华战争,亲眼目睹,由于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就要挨打。”——王守觉

图片1.png 

王守觉院士(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要想发展我国的微电子工业,光靠引进是不行的。”“想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和装备纯属幻想。”“我们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来加速发展我国的微电子工业。”——王守武

图片2.png 

王守武院士(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王守武、王守觉是科学院少有的院士兄弟,科学院半导体所的同事亲切地称他们为“大王先生”“小王先生”。

王守武、王守觉这一代科学先辈率先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硅平面型晶体管和第一块集成电路,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零基础”也要啃“硬骨头”

“当年,我们一无资料,二无图纸,实验设备也是一穷二白,国家物质供应极度匮乏,但人们的精神却非常充实。”跟随半导体电子学家王守觉从事高速开关晶体管研制的吴德馨说。

1956年,新中国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发展半导体技术,成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而那时,我国的相关基础几乎为零。

在此背景下,王守武等人举办了“全国半导体物理学讨论会”,会上,王守武发表了题为《半导体整流器》的演讲,深入剖析了半导体整流器的原理与应用潜力。

图片3.png

图片4.png 

王守武的自传文章《我的报国路》(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56年8月,应用物理所半导体研究室正式成立,王守武被任命为负责人,这标志着中国半导体研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与王守武的选择一样,一大批海外科学家陆续回国,他们带来了我国半导体科技的“原始积累”,奏响了中国集成电路事业自力更生的序曲。

同年,31岁的王守觉,已是一位动手能力出色、视野开阔的工程师。他也加入半导体研究室,担任半导体高频晶体管课题组组长。

 

“为爱发电” 解燃眉之急

在那个时代,国家急需研发晶体管化电子计算机——“109乙机”,然而,现有的“锗合金结晶体管”性能难以满足需求。面对这一挑战,王守觉挺身而出,仅用时不到半年,便率领其团队成功研发出我国首支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这一成就为项目推进奠定了关键基础。

随后,“109乙机”顺利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我国拥有了首台完全采用国产元件的大型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极大地提升了国防事业的计算能力。

图片5.png 

109乙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系统,激光波异纤维通信,实践一号卫星用太阳能电池,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60年初,美国成功研制出“硅平面型晶体管”的消息传来,王守觉敏锐地意识到其重要性,毅然决定放弃已有所成的“硅台面工艺”,转而全力投入硅平面工艺的研究。

鉴于“两弹一星”工程对高性能半导体元器件的迫切需求,王守觉主动“揭榜挂帅”,与相关部门立下“军令状”,誓要攻克硅平面型晶体管的研制难关。

在此期间,王守武频繁深入一线,与科研人员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技术挑战,形成了“大王小王齐上阵”的感人场景,这一幕也成为半导体研究所的宝贵记忆与精神财富。

1963年末,我国科研领域迎来重要里程碑——首批“超小型硅平面高速开关管”与“高频晶体管”样管宣告诞生。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正式掌握了硅平面工艺晶体管技术,实现了从零到一的重大跨越。

四年后,伴随着“109丙机”的成功研制,109厂圆满完成了该机所有硅晶体管的生产任务。这台被誉为“功勋计算机”的设备,在“两弹一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中国半导体技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力量。

图片6.png 

20世纪70年代王守觉指导科研人员工作(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图片7.png 

1990年王守武与半导体所原所机关党委书记王微参加所庆活动(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人物简介

王守觉: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器件与电子学家、信息科学家,中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开拓者。

王守武: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我国半导体微电子和光电子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本文来自: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雯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