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网 国内 正文

一系列重大气候政策宣示了中国发展绿色低碳的决心

2020-12-15 09:17   来源: 互联网

在最近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再次就气候政策做出重大表态。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65% 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 左右。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增加 12 亿千瓦以上。

image.png

早在今年 9 月,中国就宣布将加大国家自主贡献,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力争到 2030 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高峰,力争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应民 14 日在北京表示,中国进一步细化了实现 2030 年和 2060 年目标和愿景的具体措施,使碳峰值和碳中和之路越来越清晰,这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大动力,有力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推动世界经济在疫情流行后实现绿色复苏,中国决心走绿色之路走向世界。

“中国 2030 年新目标不仅是对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全面加强和更新,也是到 2030 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高峰的重要保障措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说,表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高峰,是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的重要转折点,是实现 2060 年前碳中和长期目标的重要阶段性节点。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晋南看来,从提出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到提出 2030 年要实现的四大目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

王晋南表示,目前仍有不少地方认为,2030 年前是继续提高化石能源利用率的窗口期,甚至在高碳轨道上规划“十四五”规划。这是没有认识到碳中和对各地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一些地方和部门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十四五”规划和思路。

王晋南认为,从国内来看,各地要做好相应的碳预算工作。经济发展水平高、绿色发展基础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高的地区应率先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副院长王毅指出,在全球碳中和时代,必须实现竞争与合作并存。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们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加快科技创新布局。

下一步如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王晋南提出,要压缩部门和地方政府责任,重新审视部分地方和部门“十四五”规划,加快制定碳高峰行动计划,制定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同时,要统筹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使气候变化成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流让我们正视。

贺建坤提出,首先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抑制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发展,石化和化学工业,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到 2025,工业部门,尤其是高耗能的重化工行业,要努力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高峰,东部部分省市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高峰,奠定基础。“十五”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高峰。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低碳能源结构。这就需要加强能源系统的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发展储能、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确保互联网上大比例可再生能源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将成为疫情过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政策重点。

专家同时认为,当前需要严格控制煤炭消费的反弹。“十四五”期间,煤炭消费要努力实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十五”期间,石油消费要力争达到峰值。天然气消费量增加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要用煤炭消费量下降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来抵消,从整体上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