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网 科技 正文

一带一路研修班探秘岭南仙草 探索中医药国际合作新模式

2025-07-22 16:58   来源: 互联网

2025 年 7 月 22 日,多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卫生部官员一同走进广州莱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北回归线23.26°的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猴耳环 GAP种苗种植基地。在岭南药园中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医学对话。这场由商务部主办,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商务部培训中心)与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联合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卫生策略与发展规划研修班”实地考察活动,让素有“绿色抗生素”之称的岭南特色药材猴耳环,正式站上破解全球微生物耐药性(AMR)难题的国际舞台。在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背景下,猴耳环的国际化之路正成为践行中国提出的“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考察期间:

乌干达的劳伦斯·图里诺穆汉吉提出

在种植基地的产品展示区,猴耳环消炎颗粒与利巴韦林喷剂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数据引发热烈讨论。研究表明,该组合疗法治愈率比单纯使用西药提高 40%,还能降低耐药菌株产生风险,彰显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尼日利亚的萨拉图・奇诺科・比图斯提出:

中国的科研成果令我们惊叹。实验室数据显示,猴耳环提取物能减少 50% 至 87% 的抗生素用量,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超级细菌” 的抑制率高达 92%。科研人员展示的猴耳环与亚胺培南联用的协同作用机制,为解决非洲抗生素滥用困境提供新思路。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更是中国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积极贡献,符合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


伊拉克的达琳·卡迈勒·哈桑提出:

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 “一带一路” 建设,在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积极促进传统医药的交流合作。在2024年传统医药大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贺词中强调 “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此次发展中国家卫生部官员参与研修班,参观各地企业,猴耳环3N模式正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切实行动,也是中国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全球的重要举措。

肯尼亚的微生物学专家 Dr. Godfrey提出:

在仔细听完中山大学药学院杨得坡教授的讲解及查看猴耳环活性成分检测报告及后,对其没食子酸的抗病毒机制与槲皮素的抗炎作用形成的科学互补表示赞赏,认为这种多靶点治疗理念值得西方医学借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微生物耐药死亡达 70 万人,猴耳环展现的 “增效减毒” 特性,为全球抗耐药行动提供新路径。中国一直鼓励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莱索托的特勒贝雷·保罗·姆波提出:

“八化” 发展理念(种植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等)让各国官员眼前一亮。当了解到该模式已在广东清远、惠州等地构建起完整的猴耳环产业链时,我感慨此模式可复制到莱索托国家农村地区。这一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还将传统医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符合中国 “一带一路” 建设中,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政策导向。


会议中杨得坡教授表示:今天你们来到美丽的南国广州,见识到这个猴耳环,公司把它免费送给农民种植,它可以让很多农民赚钱,它在 2022 年新冠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中国人民在应对疫情时多了一份来自本土药用植物的助力。当时部分地区的抗疫物资中,以猴耳环为原料的相关药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缓解轻症患者症状、助力基层医疗防护提供了支持。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植物既扎根于土地,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又能在关键时刻融入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真正实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推动其规模化种植与研究应用的核心意义所在。


会议中莱泰制药黄诗峰表示:公司独有的 “企业 + 政府 + 农户” 猴耳环 3N 模式,形成了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技术支撑、农户参与经营的协同机制。在此模式下,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亩均综合收益较传统作物提升 30% 以上。猴耳环是一个好药,在党建引领下,我们对猴耳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全力以赴推动其产业升级,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一株仙草的全球使命:从岭南山林到世界舞台

在猴耳环种苗种植基地,研修班的官员们亲眼见证了 “一村一品” 工程如何让这味被《本草纲目》记载的南药重焕生机。近千亩的规范化种苗种植基地里,每一株猴耳环都肩负着独特使命:每株猴耳环的枝干里,既是传承五百年的药用瑰宝,更是山区农户的 “致富密码”。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依托定向收购保障销路稳定,这套由国家政策及党建引领的产业模式,使岭南农户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 年均增收超 3 万元的账本,正是乡村振兴战略在田间地头的鲜活注脚。


从一村一品到全球共享:中医药国际化的方案

此次参访中, 有6个国家的代表当场报名成为“猴耳环抗耐药国际联盟”志愿者,并得到聘用证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4 年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贺信中强调的 “加强传统医药互学互鉴”,该联盟将推动猴耳环研究通过一带一路纳入全球卫生体系。中山大学药学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将牵头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推动猴耳环研究向标准化、国际化迈进,让这味岭南草药在更广阔舞台发光发热,这也是我国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标准化的重要起点。


从岭南山林的“一村一品”到横跨六大洲的“抗耐药性联盟”,猴耳环的旅程映射着中医药全球化进程的深刻转型——从单一产品输出升级为技术标准、产业模式、文化价值的系统出海。正如总书记强调的“传统医药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当发展中国家官员们在北回归线的绿荫下触摸翡翠般的猴耳环荚果时,一条以东方智慧破解全球健康难题的新路径已然清晰。随着中医药在196个国家落地生根,这份源自中国的生命礼物,正在为人类抵御耐药危机点亮希望之光。


会后,研修班成员手持猴耳环文创产品与专家、农户、企业合影,这张跨越肤色与语言的照片,定格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时刻。


责任编辑:qbqsn110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