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磨一根粉!丽星用“智造”重塑传统美食基因
撕开一包酸辣粉,滚烫的开水注入,升腾的热气里飘着红薯的甜香,这是当代人最熟悉的“5分钟美味”。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碗看似简单的速食背后,藏着一场跨越46年的产业革命:从竹竿晾晒的“看天吃饭”,到全自动生产线的“毫厘把控”;从依赖明矾增筋的“潜规则”,到“零添加保鲜”的行业标杆;从被国外技术卡脖子,到全球近80%的设备印着 “中国智造”。
方便速食粉类能从作坊里的“土产” 变成年销百亿级的“国民食品”,离不开一个名字的持续深耕:丽星。在刚刚举办的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上,丽星集团董事长孙庆新用一根粉条的进化史,剖开了这个千亿赛道如何被技术创新一步步改写的底层逻辑。
破局
从“靠天吃饭”到机械化,拉开产业标准化序幕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粉类产业还困在“千年老模式”里:农户用竹竿晾晒粉皮,靠人工捶打塑形,遇上下雨天就得停工;为了让粉条更有韧性,行业普遍添加明矾,“健康”二字无从谈起。彼时的方便速食市场尚未兴起,但“基础产能不稳、品质无保障”的行业痛点,早已为未来的爆发埋下隐患。
1990年,丽星的“第一声轰鸣”打破了僵局。在“无先例、无技术、无借鉴”的困境中,丽星研发出国内首台粉皮机,其核心是全球首创的“涂布式工艺”:通过机械涂布替代人工摊铺,在室内完成从原料到成型的全流程,彻底告别“靠天吃饭”;更关键的是,这项工艺无需明矾即可实现粉条的韧性,让“零添加”从口号变为可能。
这不仅是一台机器的突破,更是行业的“启蒙运动”。到1999年,仅通许县就年产200台粉皮机,涂布工艺如星火燎原,推动薯粉生产从作坊走向工厂。当标准化的产能和稳定的品质成为行业基础,才为后来方便速食粉类的规模化生产铺好了第一块砖。
突围
打破国际垄断,为速食风口“备足弹药”
机械化的突破为行业挣脱了传统枷锁,但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进入 21 世纪,方便速食市场开始萌芽,消费者对“高端化、便捷化”的需求初现。但当时,高端水晶粉丝机技术被日本垄断,一台设备售价高达千万元,国内企业望而却步,这意味着,若不能突破技术封锁,中国方便粉类产业将永远受制于人。
丽星的答案是“硬碰硬”。2000年,其研发的国产首台水晶粉丝机问世,不仅打破垄断,更以“合格率反超进口设备、成本降低80%”的优势,让中国设备站上世界舞台。紧接着,2005年全国第一条涂布式全自动粉条生产线落地,实现从投料到成品“无人值守”;2010年,国内首条涂布式方便粉丝生产线诞生,直接为酸辣粉等速食产品的爆发式增长“输送弹药”。
数据印证了这场突围的价值:2010年后,以酸辣粉为代表的方便速食粉类进入高速增长期,而丽星提供的设备和工艺,让下游企业能以更低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丽星用技术突破,把方便速食粉类从“小众零食”推向“大众刚需”。
智变
用数据和鲜味,定义行业新标杆
当行业通过技术突围站稳脚跟,方便速食粉类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消费升级的浪潮又将“品质”与“体验”推到了台前。
在消费升级浪潮下,方便速食粉类的竞争早已不是 “吃饱”,而是 “吃好”。消费者开始较真“有没有添加剂?”“口感够不够鲜?”“品质是否稳定?”这一次,丽星的创新指向了“智能化”和“鲜味革命”。
在智能化车间,每一根粉条的厚度、湿度、熟化度都被转化为数据——通过与西门子合作引入智能分析系统,丽星让生产线“学会思考”,品质控制精确到毫厘。这意味着,无论生产100吨还是1000吨,每一包方便粉丝的口感都能保持一致。
更颠覆的是对“鲜”的重构。2021年推出的“涂布蒸煮鲜湿粉”工艺,让粉条实现现做般的弹滑口感;联合南京农大等科研机构攻克的“零添加脱氢保鲜”技术,更是让鲜湿粉在无防腐剂的情况下延长保质期,解决了“方便”与“新鲜”的矛盾。当“零添加”“鲜口感”成为行业新卖点,丽星的技术创新正重新定义消费者对方便速食的期待。
共生
从设备制造商到生态构建者,托举产业未来
智能化与鲜味革命让产品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单个企业的创新力量终究有限。因为今天的方便速食粉类市场,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从原料种植到终端消费,从标准制定到检测升级,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影响着行业高度。而丽星的角色,也从“设备供应商”进化为“生态构建者”。
向上,它与福景堂共建万亩红薯基地,从源头把控原料品质;中游,以“丽星智造”设备赋能中小厂家,推动全行业升级;下游,为海底捞、食族人、嗨吃家等头部品牌提供“粉+N”场景化方案,让技术创新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更关键的是,在通许县政府支持下,丽星主导制定“全国最严”《酸辣粉》团体标准,明确“零明矾、100% 纯薯粉”红线,联合高校、检测机构破解成分检测难题,让“健康”有了可量化的标尺。
如今,全球近80%的涂布蒸煮设备出自丽星,中国薯粉标准正通过它的技术输出走向世界。当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能共享创新成果,方便速食粉类才能真正从 “中国味道” 升级为 “世界标准”。
结语
从早期的机械厂到如今的行业引领者,丽星的46年,是中国方便速食粉类产业的缩影:没有凭空出现的风口,只有脚踏实地的突破;没有一蹴而就的升级,只有对“更健康、更美味、更高效”的执着。
当我们在深夜拆开一包酸辣粉时,尝到的不仅是鲜香,更是一个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奋斗史。而丽星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行业变革者,从来不是颠覆者,而是用技术创新,让每个环节都变得更好的“共生者”。
未来,随着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入,方便速食粉类市场还将迎来新的爆发。而像丽星这样扎根产业、持续创新的企业,终将带着中国粉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